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綜合性整體蛋白質組分析方法,構建了三千多個人可溶性蛋白之間多達上萬個高可信度的物理相互作用,這添補了之前科學家們對于人類蛋白復合物知之甚少的空白,為深入了解核心生物進程提供了重要信息。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上。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包括多倫多大學的Andrew Emili在內的三位蛋白研究專家,他們其中有的曾構建過釀酒酵母蛋白復合物圖譜,有的研發過新型的細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方法。
對于這一研究新成果,來自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Sui Huang(未參與這一研究)評價道,“這篇文章包含了大量的工作,系統地識別了人類細胞中可溶性蛋白之間的的物理作用。獲得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數據庫,可以通過這個數據庫搜索體外和體內某種蛋白經測試的相互作用。這個數據庫令人驚嘆,雖然它可能不完整,但對于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來說,這是一個的資源。”
細胞過程往往依賴于蛋白質之間穩定的物理相互作用。近年來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但是關于人類蛋白質復合物的組成,科學家們仍然了解的很少。
為了添補這一空白,研究人員采用一種綜合性整體蛋白質組分析方法,通過色譜分離,將培養的人類細胞分離成為超過一千份的生化組分,然后利用定量串聯質譜技術進行分析,從而系統識別出了一個由3,006個穩定的,可溶性的人類蛋白之間13,993個高可信度相互作用組成的網絡圖譜。
關于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一些科學家指出,蛋白質組的復雜性是無限的”,來自美國巴克老年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Age Research )Bradford Gibson解釋道,像是剪切變化,磷酸化修飾,蛋白表達時序變化,蛋白翻轉,以及蛋白相互作用,都是造成蛋白質組復雜的原因。盡管蛋白質組存在許多變化,但現代的高技術圖譜也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好的了解細胞中的一舉一動。具體的技術內容:蛋白質組技術:各類質譜方法優缺點
另外蛋白質組學研究產品也有了進展,賽默飛世爾的Thermo Scientific離子阱、三重四極桿和以Orbitrap為基礎的質譜儀近期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提高大規模top-down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信息量,提高同量異序標記方法的定量準確性,提高糖蛋白質組學效率,并加速目標定量研究的步伐。具體可以點擊此處索取更多資料。
研究人員發現的622個假定蛋白復合物中,大部分與核心生物進程有關,其中還有兩個候選疾病基因,以及未注釋的蛋白作用機制。更引人注目的是,大型的多蛋白組件更多的被注釋分析,進化上也更保守,而只帶有5個,或者更少亞基的人類蛋白復合物被解析的更少,而且也僅僅在脊椎動物中出現,這表明進化上近期出現過功能革新。